抗震救灾面前,岂能用AI图片造谣添乱
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.8级地震后,社会各界投入抗震救援,网上的各种救援画面令人揪心。其中,一张“小男孩被埋图”广泛传播,甚至获得数万转评赞。
然而,经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核查,这张图片由AI生成,原作者并未关联地震。青海某网民为博取眼球,移花接木,将该图片与日喀则地震关联拼凑,致使谣言传播。目前,涉案人员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。
灾难面前,当万众一心抗震救援,亟须各方提供真实准确信息。个别网友用AI虚假图片散布谣言、赚取流量,不仅分散了社会对受灾群众真实需求的关注,影响了救灾资源的精准高效分配,也消耗了公众的同理心,扰乱了正常社会秩序,甚至会引发恐慌和混乱。
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,利用AI生成内容造谣将面临法律处罚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二十五条对散布谣言,谎报险情、疫情、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,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。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等,也明确相关技术服务等不得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。随着监督体系和执法机制不断完善,利用AI生成内容散布谣言等不法行为必将受到更加严厉的法律制裁。这提醒AI使用者,应当增强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。
同时,AI创作者及互联网平台也应“守土有责”。创作者在生产和上传AI作品时,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声明和披露,明确标注内容是由AI生成。网络平台更不能在发布AI生成图片、视频后,仅以标注“疑似AI技术生成”规避风险,而是要优化审核机制,加强对上传内容的审核、标注与管理,及时拦截疑似虚假信息。对于已确认的虚假信息,应立即予以删除,防止进一步扩散。
其实,“小男孩被埋图”的AI痕迹很明显,不少网友还总结了辨别AI图片的方法,如观察光线阴影、人物眼睛头发等细节,从多个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对比,或是利用AI图片检测工具等。不过,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,人们往往因救灾心切忽略信息真假,或因素养不够难以识别虚假信息。此外,AI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也大大增加了分辨难度。这也提醒我们,提升公众科学素养、加强科普工作刻不容缓。
不可否认,AI正在深刻影响乃至重塑全社会,应对AI带来的挑战也将充满曲折。面对蓬勃发展的AI,引导其向善向上是题中应有之义。在抗震救灾中,要发挥AI在辅助灾情评估、实现智能调度、科学分配救援资源、高效组织人员疏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针对AI使用乱象,各方要形成合力,加大对AI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,堵上平台监督管理漏洞,别让AI虚假信息给救灾添乱。(作者 代小佩)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04-04 推动体面工作与性别包容型政策,CSW69联合国妇
- 04-04 老板电器发布新一代食神大模型
- 04-04 巨人网络游戏接入DeepSeek
- 04-03 标识,让AI生产的内容“亮明身份”
- 04-03 150元就能获取隐私信息,“网络开盒”如此轻而
- 03-21 抖音电商严打直播间虚假营销
- 03-21 再次集结!第二届“长城杯”铁人三项赛半决赛
- 03-21 提升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内生安全水平
- 03-21 让人工智能创造无限可能
- 03-21 沉寂125年希尔伯特第六问题现突破 论文一作邓煜

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01-04代理充值统计脚本
- 01-26 《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》施行!最大亮点是→
- 01-25 浙江大学与蚂蚁集团再次携手 共建数据与智能联
- 01-23 漫画科普|发生地震如何避险?这几个姿势很重
- 01-23 莫让互联网企业沦为“腐败洼地”
- 01-05平台明细脚本
- 01-05转账返现脚本
- 01-04一键清理数据库历史记录脚本
- 01-04网狐游戏机器人添加说明
- 01-04创胜系列后台用户编辑报错